津沽细柳作干城,共道将军解用兵。
海澨屯田勋不朽,千秋又见赵营平。

【注释】:

周薪,即周朝的俸禄,这里指周朝的军饷。津沽细柳,即今天津市附近的一段黄河河堤,古时称为“细柳”,因河边多柳树而得名。干城,即边塞的重地,用以比喻坚固的边防。海澨(shì),水滨或近水的地带。屯田,即在边境地区开垦土地进行屯种,以供给军队粮食之用。勋不朽,意思是功劳永垂不朽,即功勋永留史册。赵营平,赵郡平县,是汉文帝时期的地方官,曾治理过赵国的北部地区,使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古代将领的功绩,来抒发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句“津沽细柳作干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津沽细柳”指的是今天的天津市附近一带,而“作干城”则是指这些地方成为了国家的边防线。诗人通过这一句话,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与冲突的世界。然而,接下来一句“共道将军解用兵”,却打破了这种紧张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些边关之地虽然充满了战争与硝烟,但同时也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这里的“解用兵”并非指真正的战争,而是说这些地方不再需要军队去征战沙场。

接下来的两句“海澨屯田勋不朽,千秋又见赵营平”更是让人感到震撼。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中“海澨屯田勋不朽”意味着在那些被开垦出来的土地上,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将永远被记住,他们的名字将被传颂千古。同时,这也暗示着国家将永远繁荣发展,不再受到战乱的侵扰。最后一句“千秋又见赵营平”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千秋”代表着永恒,而“又见赵营平”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赞美历史人物的贡献,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发展的祝福。同时,诗人还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