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微茫半莫求,龙沙舆记定难收。
如何千尺青崖上,残字分明认火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结合注释和标题的提示,根据诗歌的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据此分析概括诗歌的主题;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1)
“古迹微茫半莫求”,意思是:古迹模糊不清,难以寻觅,只能从残存的碑文中寻找线索.这里诗人用“微茫”一词,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
(2)
“龙沙舆记定难收”,意思是:关于龙沙的历史记载很难收集齐全.“龙沙”是今新疆地区古时称,这里指乌鲁木齐一带.
(3)
“如何千尺青崖上,残字分明认火州”,意思是:千尺高高的山崖上,清晰的汉字记录了地名“火州”.这句是全诗的结尾,点明诗题,以景结情,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怀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先写乌鲁木齐古迹的渺茫,后两句写在乌鲁木齐千尺高峻的山崖之上有“火州”二字清晰可辨.全诗通过对乌鲁木齐古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的珍视之情.
【答案】
诗句释义:古迹模糊不清,难以寻觅,只能从残存的碑文中寻找线索.关于龙沙的历史记载很难收集齐全.千尺高高的山崖上,清晰的汉字记录了地名“火州”.
译文:古迹模糊不清,难以寻觅,只能从残存的碑文中寻找线索.关于龙沙的历史记载很难收集齐全.千尺高高的山崖上,清晰的汉字记录了地名“火州”.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说乌鲁木齐的古迹模糊不清,难以寻觅,只能从残存的碑文中寻找线索.“古迹微茫”四字,道出了诗人对乌鲁木齐古迹的遗憾之情.
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而来,进一步说明古迹之少,难以尽得其详:“龙沙舆记定难收”.这一句中,“龙沙”,即乌鲁木齐一带;“舆记”,即舆图.这里指的就是乌鲁木齐地区的地理图籍,由于时间久远,图籍残缺不全,所以难以尽得其详.
第三句承前启后,说乌鲁木齐的山川地势十分险要.“如何”一词,引出下文.在险要的山脉之间,有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壁,这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火洲.“千尺”,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青崖”,就是青色的石崖.“分明”,就是清清楚楚.这四个字,把“火洲”的巍峨、雄壮写得栩栩如生.
说在乌鲁木齐千尺高峻的山崖之上有“火州”二字清晰可辨.“火州”是乌鲁木齐的别名,也是乌鲁木齐的象征.“残字”“分明”这两个词,把乌鲁木齐“火州”的名称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火州”二字的出现,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乌鲁木齐的地域范围和历史文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