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彭蠡九派,屋后匡庐数峰。
先生掷笔而起,章水贡水朝宗。
【注释】
彭蠡:即彭泽,古县名,位于江西省。
匡庐:在江西大余县,为道教胜地。
章水、贡水:均为赣江支流。
【赏析】
《跋陈方伯奉兹敦拙堂诗后 其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作与前一首一样,以咏物起兴,写山水之景,寄寓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关心。
“门前彭蠡九派,屋后匡庐数峰”,首二句先写眼前所见。彭蠡湖,古称彭泽,为江南名郡,其九个分支如一条巨龙蜿蜒南去;匡庐山,在今江西星子西北四十里处,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山峰耸峙,犹如一幅天然图画。这里用两个地名来比喻所咏之物,形象贴切,生动传神。
“先生掷笔而起,章水贡水朝宗”,“先生”指陶潜。“掷笔而起”,是说他放下笔墨,从文墨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开始关注时政,关心国事。“章水”、“贡水的汇流”喻指当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许多地方,都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封建统治的根基之地。“朝宗”是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百川的盛大典礼。此处借喻指清政府应向各地人民纳贡,以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首诗是龚自珍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仿作。全诗通过咏彭蠡、匡庐二地的山水,托物言志,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