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祀,岁必亲,五十一月象辇陈。
南天坛,北大内。
百尺灯竿与相对,坛内宫中合虔拜。
耆民夹道成风谣,五十五遍躬南郊。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二十五 三大祀第二十五

三大祀,岁必亲,五十一月象辇陈。
南天坛,北大内。
百尺灯竿与相对,坛内宫中合虔拜。
耆民夹道成风谣,五十五遍躬南郊。

注释:

  • 三大祀:指的是皇帝每年必须亲自参加的三大祭祀活动,分别是春分祭、夏至祭和秋分祭。
  • 五十一月: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象辇陈:指帝王乘坐的象车停在坛前。
  • 南天坛:指位于南方的天坛,是古代帝王进行祭祀的地方。
  • 北大内:指位于北方的太庙或社稷坛,也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场所。
  • 百尺灯竿:指高大的灯杆,通常用于照明或装饰。
  • 坛内宫中:指坛内的宫廷建筑,供皇帝和后妃居住。
  • 耆民:指年老有地位的人,他们常常夹道欢迎帝王。
  • 风谣:指民间流传的歌谣。
  • 五十五遍:表示帝王在南郊(即郊外)举行祭祀的次数。

赏析:
此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在特定时期必须亲自参与的重大祭祀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规模和盛况。通过对天坛、太庙等重要场所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帝王对国家大事的重视。同时,通过描绘帝王、耆民等角色在祭祀活动中的表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礼节。整首诗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