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宰相,大手笔,源张宋比汉三杰。
君不见,开元相,姚元崇。
天宝相,杨国忠。
一朝贤佞何不同,至今人惜唐玄宗。

【注释】

贤宰相:指唐代名相姚崇。张宋:唐朝宰相张嘉贞、宋瞡,都是开元初的名臣。比汉三杰:指东汉名臣萧何、曹参、陈平。姚元崇与张嘉贞、宋瞡相比,是开元初期的名臣。君不见:你看不见吗?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年号(713—741)。相:宰相。杨国忠:杨贵妃的弟弟。佞:奸诈谄媚。何不同:怎么能够相同呢?人惜:后人惋惜、怀念。

【赏析】

这首诗写唐玄宗任用姚崇、张嘉贞、宋瞡为宰相,实行“开元新政”,使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而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奸邪当道,败坏朝政,导致国亡。诗的前半部分赞颂唐玄宗任用贤相,后半部分批评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的奸佞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事的感慨。全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造成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这首诗在内容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赞扬姚崇、张嘉贞、宋瞡三位宰相;第二部分批评杨国忠、安禄山奸邪误国。诗人抓住关键性的历史事实,突出重点,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有力。

诗中通过“君不见”这一设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开元初年的那段历史时期,引出下文对当时两位名臣的称誉。诗人称赞他们三人的政绩,把他们比喻为汉朝的萧何、曹参和陈平,这是对他们功绩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们人品的赞美。接着,诗人又从正面赞扬他们的才能,认为他们三人是贤宰相的代表,这既是对当时朝廷政治状况的肯定,也是对唐玄宗用人得当的赞扬。

诗中的“一朝”二字用得很巧妙,它不仅指代了唐玄宗所任用的那几位贤臣的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唐玄宗用人失误所造成的后果。诗人在这里用“贤佞何不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唐玄宗用人不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句诗既表达了人们对唐玄宗用人不当的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奸佞小人的愤慨之意。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历史人事的评论。诗人指出,无论是贤臣还是奸佞之人,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不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这一观点虽然过于简单粗暴,但它却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即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些贤能之士和奸佞之徒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去认识和评价这些人的行为和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

《贤宰相》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用人不当所导致的历史后果的评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事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咏史诗之作,更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