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云灭望初穷,知隔黄尘几万重。
独占一天谁与共,两三蝙蝠数株松。

【注释】

后游仙诗:唐代李白的《古风》组诗之一,共五十首。此诗为第二十一首。云生云灭:喻世事如梦幻般变化不定,不可捉摸。初穷:始觉穷尽。知隔黄尘:知道被黄土阻隔了。几万重:指遥远的距离。谁与共:与谁共同欣赏。两三蝙蝠:指松树上栖息的两只飞蝙蝠。数株松:《列子·黄帝篇》载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二人相知甚深。一日,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之巅,而锺子期曰“善哉乎此曲,吾心旷矣”;伯牙又鼓琴,志在流水之湾,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此曲,吾志逸矣”。后称知音为“知音”,钟子期亦称“知音”。这里以“知音”比喻知己。【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首二句写隐者对世事的淡薄,三、四句写其孤独清高。五六句说这位隐者独居林泉,自得其乐。全诗写得平易自然,朴素清新,是李白诗风的典型代表。

“云生云灭望初穷,知隔黄尘几万重。”前句写云的变化无常,后句写人世的虚幻。诗人以云喻世事,用笔轻灵飘忽,表现出一种空幻之感。云生云灭,即变幻莫测。诗人以“初穷”两字形容自己的所见所闻,表明他已感到人世间的虚无缥缈。“知隔黄尘数万重”,意谓自己已被世俗红尘阻隔,无法再进一步探求真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洒脱,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独占一天谁与共,两三蝙蝠数株松。”此二句写诗人独自隐居于山林之中的生活。“独占一天”指诗人独自一人生活。诗人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远离尘嚣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生活,所以他说“谁与共”。这里的“谁与共”就是诗人的“谁与共”的意思。“两三蝙蝠”指松树上栖息的两只飞蝙蝠。诗人用“数株松”来比喻松树上的蝙蝠,说明这些蝙蝠只是几只而已。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惬意。整首诗写得平易自然、朴素清新,是李白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