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西湖恨已多,小朝廷久厌兵戈。
此方立庙非无意,尚为君王障两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理解。“埋骨”是说岳飞死后,尸体运回临安,葬在西湖边的孤山寺。“小朝廷”指宋王朝,“久厌兵戈”是说宋王朝统治者长期厌弃战争。“非无意”是说南宋朝廷立庙建祠是有目的的,“尚为君王障两河”,是说建庙立祠是为了挡住金人的南侵。据此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被害后,宋高宗不顾人民死活,一味妥协投降,以致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历史悲剧。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愤慨和深切哀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直叙其事,不加雕饰,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岳忠武公神道碑》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一篇铭文,它叙述了岳飞从青年时代起立志报国,到壮年时以身许国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答案】
译文:
我来到汤阴去拜谒岳忠武祠。
岳飞已经埋葬在西湖旁,恨已堆积如山多。
南宋朝廷久厌战乱兵戈,所以立庙建祠不是没有意思。
但立庙建祠仍要阻挡金人南下,使中原山河不受侵犯。
赏析:
《岳忠武公神道碑》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一篇铭文,它叙述了岳飞从青年时代起立志报国,到壮年时以身许国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诚。文章开篇即点明主题,“埋骨”二字暗含作者对岳飞的哀悼之情。“此方立庙非无意”,表明立庙建祠是有意为之,并非无意义之举。“尚为君王障两河”一句表明作者虽痛恨投降卖国的行为,但同时也看到了立庙建祠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