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桥西送客回,趁人丛处广场开。
芦笙吹彻秧歌起,逐队花苗跳月来。
【注释】:
- 金锁桥西:指贵阳南门外的金鱼池,又名“金锁桥”。
- 趁人丛处广场开:趁着人们聚集的时候,广场上的灯光都亮了起来。
- 芦笙吹彻秧歌起:芦笙的声音吹响了,秧歌开始了。
- 逐队花苗跳月来:每队的姑娘们跳着月亮舞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贵阳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灯会场景的诗,描绘了节日中的欢快气氛和热闹场面。
首句“金锁桥西送客回”,描述了贵阳南门外金鱼池旁的金锁桥,在夜晚灯光的映照下,仿佛被一层金色的锁链紧紧锁住,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这里,”送客回”则暗示了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送别离去的场景。
第二句“趁人丛处广场开”,描绘了人们在广场上欢聚的场面。这里的“人丛”指的是人群密集的地方,而“广场开”则表明了节日的热闹程度。
第三句“芦笙吹彻秧歌起”,描述了节日中的音乐表演。芦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它的悠扬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活力。而“秧歌起”则意味着秧歌即将开始,预示着节日的高潮即将到来。
最后一句“逐队花苗跳月来”,描绘了节日中的女子舞蹈。这里的“花苗”指的是女子,她们如同花朵一般美丽动人。而“跳月来”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们轻盈地踏着月光跳舞的情景,展现出节日中女性的柔美与活泼。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贵阳元夕灯会的热烈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金锁桥”、“金鱼池”、“芦笙”、“秧歌”、“花苗”、“月光”等,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节日画面,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