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高接华山巅,下视苍茫几点烟。
不是谪仙人在世,好诗谁敢问青天。
【注解】
读史六十四首:指杜甫的《读史述事》诗。
其四十:指这首诗。
三峰高接华山巅,下视苍茫几点烟:三峰是华山西面的三座山峰,高接华山巅,形容它们耸入云端。苍茫:无边无际。几:数量词;点,小团。烟,云气。
不是谪仙人在世,好诗谁敢问青天:不是神仙活在世上,谁有胆量把好诗问给天上的老天爷呢?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意在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群山时的心情。首句写三峰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次句写远望所见,只见茫茫烟雾,不知所止;末句写自己虽然有满腹经纶之学问,但不敢随便地将好诗告诉天上的老天爷,只能默默无闻地活着。此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前途的关切,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三峰高接华山顶”,三峰指太华、少华山、王猛山。这三峰高接云霄,为长安一带名胜。这里以“三峰”代指太华、少华、王猛三山,而以“顶”字概括之,言其高耸入云,与西岳华山相连接。“三峰”即指华山,华山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唐人登华山往往称“游华山”。“下视苍茫几点烟”,从华山顶向远处望去,只见茫茫烟雾笼罩着大地,使人感到渺茫无际。“苍茫”指广阔无边,这里指云雾弥漫的山野景色,给人以迷蒙之感。“烟”,名词作动词,意谓烟云。“苍茫几点烟”,意思是说远处的群山只有几缕轻烟般的薄雾而已,可见其视野之开阔。
“不是谪仙人在世”,诗人由眼前景色联想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自比为被贬谪到人间来的仙人。“谪仙人”是李白的自称,唐宋以来,诗人常以仙人自比。“谪仙”原指汉代东方朔。据传他曾在汉武帝前作过《答客难》,自诩才学超人,能与天地并存,后因汉成帝要他做中书令,他却推辞不受而辞官归乡。后来人们便把他比作神仙了。诗人以“谪仙人”自嘲,说明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并不羡慕仙境,而是愿意像谪仙人一样过着清静闲适的生活。“好诗谁敢问青天”,诗人认为即使是才华横溢的人也不敢将自己的好诗献给老天爷。因为自己的诗才能有限,而且自己的政治遭遇也令人痛心疾首。所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心情和壮志未酬的抑郁之情。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在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华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借华山之景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