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馔牲牢夜击鲜,华堂养士各三千。
何如五百田横客,蹈海都同鲁仲连。

晓馔牲牢夜击鲜,华堂养士各三千。

何如五百田横客,蹈海都同鲁仲连。

诗句解析:

  1. “晓馔牲牢夜击鲜”:
  • “晓馔”意味着在清晨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这里可能指对先贤或重要人物的尊敬;“牲牢”指的是祭祀时常用的牲畜,象征着对神灵或先辈的敬畏与供养。
  • “夜击鲜”则是指夜间举行宴会或庆祝的活动。这反映了一种对历史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同时也显示了社会内部的团结和繁荣。
  1. “华堂养士各三千”:
  • “华堂”通常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用于宴请贵宾或举行重要的活动。在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宏伟的建筑内部,为众多文人雅士提供聚会的地方。
  • “养士”指的是培养和维持人才,强调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三千人可能表示这个群体的规模庞大,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繁荣和社会重视教育、学术的氛围。
  1. “何如五百田横客,蹈海都同鲁仲连”:
  • 提到“田横客”,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田横及其门下的三百壮士。他们因不满于秦朝的暴政而逃亡至北海,最终被汉高祖刘邦招安,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 “蹈海都同鲁仲连”中的“鲁仲连”是一个著名的战国时期人物,以智谋著称,多次帮助国家渡过难关。他的故事体现了智慧和勇气的价值,以及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所持的态度。

译文:

通过清晨的祭祀仪式和夜晚的宴会庆典,我们不仅展示了对祖先和神明的尊敬,还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在古代建筑中聚集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知识与文化交流的中心。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选择背井离乡、为了正义而战的壮士和智者,成为了后世敬仰和效仿的典范。

注释:

  • 清·洪亮吉《读史六十四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触动和思考。
  • 王敦和国忠:这两个历史人物代表了个体自省和无奈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整体状况的关注。
  • 田横客、鲁仲连:分别指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赏析: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价值观念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个观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直与勇敢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历史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醒人们在面对现实时需要有更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