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粟先看世界浮,女娲搏土不曾休。
自从未有人行日,玉兔金乌已出头。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如同一粒尘埃,渺小而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些微小的存在构成了世界的广博与深邃。洪亮吉的《读史六十四首 其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历史画卷。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一粟先看世界浮:这里的“一粟”比喻为极小的部分,用以形容观察历史时的视角之小。“看世界浮”则是说在历史的大潮中,个人显得如此渺小,仿佛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片浮动之物。这种描述强调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女娲搏土不曾休: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用五彩石补天,并抟土造人。这里借用女娲的形象,表示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创造和改变。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进程中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肯定。

  3. 自从未有人行日:这句话意味着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没有人像太阳一样,每天都能照耀大地。这是对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活动的持续性和普遍性的一种夸张表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4. 玉兔金乌已出头:玉兔和金乌是古代神话中的象征性动物,分别代表着月亮和太阳。这句诗意味着自从有了人类,太阳和月亮都开始显现出它们的光芒。这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以及对光明的追求和赞美。

通过对《读史六十四首 其三》的逐句解读,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洪亮吉的诗歌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还能够从中领会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更是对人性、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