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高树倚檐前,却拥秋衾自在眠。
络纬乍停蝉又响,晓霞红入寺门鲜。
【注释】
凌江阁:即江陵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京口:今江苏扬州市东北。率:随意。
张文学崟(yín):字文蔚,号崟,唐代诗人。郭孝廉坤暨:指郭孝廉的字。生渊: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描写的是一幅清幽的夜景,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首联“两株高树倚檐前”一句写景。诗人首先描绘的是江楼之上的景致,两株高大的树木倚靠着楼檐,为江楼增色不少。这里的“高树”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因为只有想象出来才能写出江楼的高大与雄伟,才更符合诗歌的意境。而“倚檐前”则是诗人站在江楼上所看到的景象,也是诗人所要表达的。
颔联“却拥秋衾自在眠”一句抒情。诗人看到高高的树木,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又想到这些树木好像也在欣赏着秋天的风景,因此他觉得自己也应该享受这份宁静和惬意,于是便靠在窗前,悠闲地睡着了。这里的“秋衾”是指秋天的衣服,是诗人用来象征自己内心的寂寞和孤独的。而“自在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寂寞和孤独的坦然接受和欣然面对的态度。
颈联“络纬乍停蝉又响,晓霞红入寺门鲜。”一句继续抒情。诗人在这里又想到了自己的朋友,他想起了朋友们在夏日里的欢声笑语,想起了朋友们在夜晚的灯火辉煌,想起了朋友们在清晨里的身影。然而现在却看不到朋友们的影子,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儿叫声和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郁。但当他抬头望天时,却发现天空已经渐渐被朝霞染红,仿佛是一片火红的海洋。这时他不禁感叹道:“啊!这美丽的景色竟然如此短暂!”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幅画卷之中。
尾联“遥知张蔡多才思,莫学卢鸿少处贫。”一句作结。诗人在这里提到了两位文人,他们是唐朝的两位诗人,一位名叫张籍,另一位名叫郭孝廉坤暨。这两位诗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真挚的友谊。而郭孝廉坤暨更是如此,他的字叫做“文蔚”,他的才华更是无人能及,所以诗人将他比作杜甫、李白等人一样的伟大人物。而他自己虽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才华,但却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两位诗人一样,拥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