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君有连城璧,万卷吾无纪事珠。
一赋十年如制就,愿同逵载注三都。
注释:
百篇君有连城璧,万卷吾无纪事珠。
一赋十年如制就,愿同逵载注三都。
百篇君:指的是赵兵备。百篇:形容文章多。
连城璧:指价值极高的珍珠。
万卷:形容书籍丰富。
一赋:指一首诗。
十年:这里用来形容创作这首诗的时间。
达:古代一种车名,后用来指代车。
辙:车轮的痕迹,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是赵兵备以地理数事见访因走笔奉答所写,表达了对赵兵备的赞赏之情。
首句“百篇君有连城璧”意思是说赵兵备的文章就像珍贵的连城璧一样,价值极高。这里的“连城璧”是指珍贵的珍珠,用来形容赵兵备的文章价值非凡。
次句“万卷吾无纪事珠”则是说我自己虽然有很多书籍,但却没有像赵兵备那样有价值高如纪事珠的作品。这里的“纪事珠”是指记录历史的著作,用来形容自己的作品不如赵兵备。
第三句“一赋十年如制就”意思是说我曾经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来创作这首诗,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物品一样。这里的“制就”是指完成作品的意思。
末句“愿同逵载注三都”则是说我愿意和像逵这样的人物一起为《三都赋》提供帮助和支持。这里的“逵”是指东汉学者逵伯夏,他曾经为刘珍的《三都赋》提供了帮助。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兵备的文章价值高如连城璧,表达对赵兵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谦逊和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