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声喧落日,何处可潜逃。
幸是昏黄月,腾身附鹊巢。

”`

杀声喧落日,何处可潜逃。

幸是昏黄月,腾身附鹊巢。

【注释】

  1. 镇远:地名,指诗人所在的地方,常德附近的一个镇。
  2. 喧:声音大而嘈杂。
  3. 落日:太阳下山。
  4. 幸:庆幸,幸亏。
  5. 昏黄:天色昏暗不明。
  6. 月:月亮。
  7. 鹊巢:喜鹊筑的巢,这里比喻隐蔽之地。
  8. 潜逃:偷偷逃走。
  9. 幸是:幸好、所幸的是。
  10. 腾身:飞跃身体。
  11. 附:靠近依附。
  12. 鹊巢:喜鹊筑的巢,这里比喻隐蔽之地。
  13. 赏析:此诗通过描述夜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安全和自由的渴望。首句“杀声喧落日”描绘了战争的喧嚣和混乱;次句“何处可潜逃”则反映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无处可藏的心情。后两句“幸是昏黄月,腾身附鹊巢”则展现了一种幸运和希望,暗示在困境中仍有一线生机。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战鼓震天响,夕阳已落下,何处能藏身?
幸运的是,月光朦胧,我可以飞身攀上喜鹊筑的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不安,以及在困境中的一丝希望与慰藉。首句描绘战争的喧嚣,让人感受到紧张的氛围。次句则表达了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感到无处可藏,只能四处逃窜的绝望情绪。后两句则转向希望,指出在战争结束后,人们可以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喜鹊筑的巢。这种转变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戏剧性,也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适应。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战争中人民的痛苦与无奈。同时,它也展示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重要性。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希望,就能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首诗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相信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