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伍塘边渡隙河,缓程不觉夕阳过。
人疑夸父西追日,路识安姑北下坡。
白首僧从初地出,茜裙苗忆仲家多。
桑间三宿真成恋,况复频闻子夜歌。
《自高伍塘至安姑宿》是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从高伍塘边渡隙河,缓程不觉夕阳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体分析如下:
- 首联解析:
- 高伍塘边渡隙河:描述了诗人在高伍塘边渡过河流的情景,通过“渡”字展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旅行状态。
- 缓程不觉夕阳过: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夕阳下,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 次联赏析:
- 人疑夸父西追日:将夕阳比作夸父追日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 路识安姑北下坡:描述了诗人在北下行的路上遇见了安姑,这里的“北行”可能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此地,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
- 第三联鉴赏:
- 白首僧从初地出:描绘了一位白发僧人从一个新的地方出来的情景,这里的“新地”可能是指诗人新的旅程的起点,也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 茜裙苗忆仲家多:通过对茜裙苗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 尾联解读:
- 桑间三宿真成恋:借用了《子夜歌》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这里,“桑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三宿真成恋”则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两人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况复频闻子夜歌:再次提到了《子夜歌》,表明诗人对这首歌曲有着特殊的情感,可能是因为这首歌曲与他的某个特定记忆或情感有关。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