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三春烂漫时,九秋篱落订交迟。
来犹背面谁曾见,去不回头事可知。
海上早应随范蠡,洛中枉自赋陈思。
黄庭一卷香千缕,半欲销魂半自持。
偶成为陈太守廷庆赋 其二
过尽三春烂漫时,九秋篱落订交迟。
来犹背面谁曾见,去不回头事可知。
海上早应随范蠡,洛中枉自赋陈思。
黄庭一卷香千缕,半欲销魂半自持。
翻译:
- 过尽三春烂漫时
- 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花朵盛开,景色美丽。
- “三春”指的是春季三个月,“烂漫”描绘了春天鲜花盛开的景象。
- 九秋篱落订交迟
- 表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同时也暗示着与朋友之间的交往逐渐变得缓慢。
- “九秋”指的是秋季的九月,“篱落”是篱笆的意思,“订交”表示结交或建立友谊。
- 来犹背面谁曾见
-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 “背面”可能意味着背对背或背影,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 去不回头事可知
-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知道何时会离开,也不知道何时会回来。
- “去不回头”可能意味着不会回来,而“事可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注释:
- 过尽三春烂漫时:度过了三个春天的美丽时光。
- 九秋篱落订交迟:在秋天的篱笆旁结交新的朋友。
- 来犹背面谁曾见:即使有人来到我的背后,也无人能看见。
- 去不回头事可知:离去之后不会再回头,事情的结果可以预见。
- 海上早应随范蠡:比喻某人如同范蠡那样洒脱,早早地选择了离开。
- 洛中枉自赋陈思:在洛阳中徒劳地写下思念之情。
- 黄庭一卷香千缕:描述书籍的封面上香气浓郁。
- 半欲销魂半自持:既有销魂的悲伤,也有自我控制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中的心境变化,从春天的美丽到秋天的萧索,从孤独的背影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九秋篱落”象征着秋天的萧条,“海上早应随范蠡”比喻某人像范蠡一样潇洒地离开,“洛中枉自赋陈思”则表达了诗人在洛阳中的徒劳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