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趋南郭,城荒竹木稠。
地为今下邑,山即古中牟。
残雪明华表,惊沙暗驿楼。
停骖吾不愿,昨已饭宜沟。
【注释】
晓发汤阴:早晨出发去汤阴。
破晓趋南郭:破晓时赶往城郊。
城荒竹木稠:城墙残破,竹林、树木茂密。
地为今下邑:这里是说汤阴现在已降为一个县的治所。
山即古中牟:这里说的是汤阴的北面有一座山就是古代中牟国的所在地。
残雪明华表:残存的雪花在华表上闪闪发光。
惊沙暗驿楼:风沙扑面而来,暗夜难辨。
停骖吾不愿,昨已饭宜沟:停车我不愿意,因为昨晚我已在宜沟吃早饭。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赴洛阳途中经过汤阴(今河南汤阴)时所作。诗以“晓发”二字领起,写诗人清晨离开汤阴,一路向南方行进的情景。首联描写汤阴城外荒凉景象;颔联写出了汤阴北有中牟古迹,并点出地名;颈联写风沙扑面,天色昏暗;尾联写自己不愿停留,因为昨夜已在宜沟就餐。全诗结构严密,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