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三面峻,都抱读书堂。
半夜吟声苦,层霄月影凉。
偶悬徐稚榻,真认郑公乡。
他日来相访,门前荷芰香。
【注释】
列岫轩:即“列岫亭”,在江苏无锡。徐稚:东汉隐士,字孺子,豫章南昌人。郑公:指唐朝著名文学家郑虔,官至谏议大夫,因事被贬岭南。
【赏析】
此是作者游历苏州后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的是他在无锡游览时,偶遇徐孺子、郑公的故居而作的一首怀古名篇。
首联“峰峦三面峻,都抱读书堂”。意思是说峰峦环抱,山势陡峭,都围绕着一个读书堂。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读书堂四周都是山,非常隐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对读书堂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颔联“半夜吟声苦,层霄月影凉”。意思是说半夜的时候,他独自在书房里吟诵着诗歌,听着窗外的月影,感觉十分清凉。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在深夜的时候,独自吟诗作赋,听着外面清冷的月色,感受着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偶悬徐稚榻,真认郑公乡”。意思是说偶然间看到一幅徐稚的画像,好像看到了郑公的故乡。这里的”徐稚”指的是西汉时期的隐士徐稚,他的画像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寄托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话也表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尾联“他日来相访,门前荷芰香”。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再来这个地方拜访,希望看到门前的荷花和菱角,闻一闻那淡淡的香味。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来这里游玩,希望看到那里的美丽景色和闻到那淡淡的花香。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借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