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谒军门,文字因缘,感公知我;
余威照沧海,日星光气,虽殁犹存。
【注释】
挽曾国荃联:挽词,是旧时对死者的一种哀悼之辞。曾国荃是曾国藩部下的大将,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两江总督。此诗即作者为其所作。早岁谒军门:早年拜见曾国荃军门。余威照沧海:指曾国荃虽死,但其威名仍照耀着长江大海。日星光气:指曾国的英名如日月星辰般永照人间。殁犹存:死去的人仍然活在人们的心里。
【译文】
早年拜见过你曾国荃军门,因缘际遇让你知道我;你的余威像照彻沧海一样,虽然已经去世,但人们还在怀念你。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曾国荃的挽联。曾国荃是曾国藩麾下的一位猛将,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深受部下将士的爱戴和尊敬。然而,这位功臣最终还是在战场上阵亡了,这对湘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为了纪念曾国荃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表达对这位忠勇将领的怀念之情,湘军决定为他撰写一副挽联。这副挽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早岁谒军门”指的是诗人很早就拜见了曾国荃军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曾国荃的尊敬和仰慕之情。曾国荃作为一位勇猛的将领,其威名远扬,因此诗人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向他学习。这里的“谒”字,既表示拜访、求教的意思,也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礼节观念。
“文字因缘,感公知我”是指由于曾国荃的赏识和支持,使得诗人得以展露才华、实现抱负。这里所说的“文字因缘”,可以理解为文学上的因缘巧合,也可以理解为与曾国荃之间的缘分。而“感公知我”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曾国荃的感激之情,认为曾国荃不仅赏识了他的才华,还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余威照沧海,日星光气,虽殁犹存”是对曾国荃英勇事迹的赞美。这句话中的“余威”、“日星”等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曾国荃的威名和风采。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功绩和精神却依然照耀着大地,影响着后人。这里的“虽殁犹存”表达了诗人对曾国荃不朽形象的敬仰之情。
这副挽联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曾国荃英雄业绩的赞美和对这位忠诚将领的怀念之情。同时,这副挽联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