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末城南最好,橘林密带甘林。
岁岁经秋充赋,直从禹贡到今。

【注释】

太末:即太末县,在今浙江省新昌县。

南:指南方。

橘林密带甘林:指江行之南是一片密布着橘树和甘棠的树林,甘棠就是香木、香樟树,其叶有香气。

岁岁经秋充赋:每年秋天都要被征收税赋。

直从禹贡到今:一直从大禹时代到现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洙的作品。此诗是《江行六言杂诗十八首》中的第16首。全诗四句,前两句说“城南最好”,点明地点;后两句则写该地的特点:“岁岁经秋充赋,直从禹贡至今。”

开头二句“太未城南最好”,“太未”指太末,属浙江绍兴县。“城南”即指绍兴城之南。这一句说绍兴城以南地方最好。“最好”,即最可爱。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寄语洛城风日道,长杨碧玉最应怜。”这里把“最好”二字作为第一句的开端,既突出了城南地区景色的美好,又为下面描写这一地区的特产——柑橘(橘)作好了铺垫。

第二句“橘林密带甘林”,“橘林”即橘树成林的意思。“甘林”指香木、香樟树的树林,这里指柑橘的树林。这一句写城南地区盛产橘子,而且橘子树成林。橘子是江南一带的特产。唐代杜甫《佳人》一诗里就说:“借问包何在?乘流泛夜郎。愿君裁五色丝,罢织成双凤。”这里用五色丝比喻采摘下来的橘子,说明这里的橘子非常甜美可口。

第三句“岁岁经秋充赋”,说这一带地方每年秋天都要被征收赋税。这是古代的一种制度,由国家派官员来征收,称为“秋赋”。

最后一句“直从禹贡至今”,“禹贡”指夏代的《禹贡》,即《尚书·禹贡篇》。这里说直到如今,这一带地方还是按照古代的办法来征收赋税,可见这一带地方的柑橘生产历史是很久远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太末城南地方很好,那里盛产橘子树和香樟树的树林。每年秋天都要缴纳赋税,这一直持续到大禹的时代,也就是从大禹开始一直到今天。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当地特产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