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盗鲁藏,小盗盗墓木。
蚍蜉肯自量,蜂虿反余毒。
本根葛藟庇,保已分良足。
此外何不容,坦而示之腹。
【注释】
蚍蜉:蚂蚁,喻指小人物。
大盗盗鲁藏:大盗窃取了鲁国(古国名)的财物。
小盗盗墓木:小盗贼盗窃了鲁国的木材。
蚍蜉肯自量:蚂蚁尚且知道自身能力有限。
蜂虿反余毒:黄蜂和蝎子会将自身的毒素传播给他人。
本根葛藟庇:葛藤和草叶能为大树提供庇护。
保已分良足:保全自己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外何不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能宽容呢?
坦而示之腹:坦诚地展示自己的意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以蚂蚁自喻,通过蚂蚁与大盗、小盗的斗争,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了,含义深刻。
首句“蚍蜉”二字,点明主人公,即蚂蚁;“大盗”二字,则暗示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第二句“小盗盗墓木”,用大盗窃取鲁国财物的故事,隐喻小盗贼偷盗鲁国木材的事件。第三句“蚍蜉肯自量”,意在讽刺蚂蚁尚且知道自身能力有限,却不知人更应该了解自己的实力,不可妄自尊大。第四句“蜂虿反余毒”,运用了蜂蝎的比喻,暗指那些心怀叵测之徒,也会将自身的毒素传播给他人,告诫人们要警惕他人的恶意攻击。第六句“本根葛藟庇”,则是说大树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得益于它的根系和枝叶的保护,以此比喻那些有实力者,能够为弱者提供庇护。第七句“保已分良足”,意在说明,保护自己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必过分追求他人的利益。最后一句“坦而示之腹”,则是告诉人们,坦诚面对问题,展现自己的真实意图,才能够得到他人的谅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