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八十又三日,昨日才逢谷雨辰。
自是黄杨宜有厄,清和半月闰残春。
【注释】:
1.闰三月朔作二首:即《闰三月朔作二首》。闰三月,农历二月后一年,四月前一年,闰月。朔,月初。
2.又三日:又过三日。
3.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
4.自是:自然。
5.厄:困境。
6.清和半月闰残春:闰月的半个月是清明,闰春就是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闰三月初一所作。
“已过八十又三日”,从诗题看,此诗当写于八月十五。八月十五为中元节,是鬼节,所以诗人称自己为“黄杨老人”。
“昨日才逢谷雨辰”。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天气渐暖,雨水增多,正是播种的好时节。而诗人却称自己才遇到谷雨,这大概是说诗人对农事不关心吧。
“自是黄杨宜有厄”,这是说诗人的黄杨树遭遇了不幸,被砍伐了。
“清和半月闰残春”,清和是清明的意思,闰春就是春天。诗人说自己度过了清明,迎来了闰春。这里的闰春,并不是说春天比平常多了一月,而是闰月之后的春天。
“闰三月”的“闰”是指闰月,古代把阴历正月叫为“岁首”、“正”,每月初一叫为“朔”;把阴历二月叫为“仲春”,每月初二叫为“望”;每月初三叫为“既望”,“朔”、 “望”、“既望”合起来称为一个月。如果这个月没有三十天,就在月末加一天,称为闰月。闰年每四个月加一天,闰月加两次。因此,闰月的月份只有两个:正月和五月。所以古人说“闰三月”。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诗人对黄杨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