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宿望与资深,吟遍西垣又苑林。
三十年来同调尽,却从少和识孤音。
【注释】
文坛宿望:文坛,指文人雅士聚居之地,即文场。宿望,指有声望的才人贤士。资深:资历深,资格老。吟遍西垣又苑林:指诗文传唱于京城的官邸、园林等处,意谓诗文流传甚广。西垣,宫名,汉宫中建章宫之东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又苑林,指皇家园林。同调:同一题材或风格的诗歌。识孤音:识别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赏析】
汤显祖是明代后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他的诗作深受后人的喜爱和尊敬,被誉为“诗仙”。
这首诗是汤显祖赠给副相揆公的一首诗,共六首。其中第五首最为著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院长汤显祖先生将这首诗送给副相揆公,作为回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
第一句“文坛宿望与资深”,描述了汤显祖作为文坛的资深人士,具有很高的声望。
第二句“吟遍西垣又苑林”,表示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无论是官邸还是皇家园林,都有他的作品。
第三句“三十年来同调尽”,意味着经过三十年的时间,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四句“却从少和识孤音”,虽然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诗歌,但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文坛的资深人士,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他的诗歌遍布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官邸还是皇家园林,都留有他的足迹。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已经变得寥寥无几了。
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坛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诗歌创作的冷漠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