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驽肉缓稽叔夜,齿豁头童韩退之。
自分我今兼二者,那将老懒逐儿嬉。
老懒吟
筋驽肉缓稽叔夜,齿豁头童韩退之。
自分我今兼二者,那将老懒逐儿嬉。
注释:
筋驽肉缓:筋力衰弱,肉松软无力。
稽叔夜:稽康,字叔夜,东晋名士,有高逸之风,曾作《归去来辞》以避世。
齿豁头童:齿落,头发白了,形容年迈。
韩退之:韩愈,唐人,官至吏部侍郎,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自分:自己觉得。
兼:兼有。
那将:哪能。
赏析:
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两位文人的不同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嵇康和韩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两人的人生轨迹和人生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嵇康崇尚自然,追求高洁的人生境界;而韩愈则主张积极入世,关注民生疾苦。
首句“筋驽肉缓稽叔夜”用“筋驽肉缓”来形容嵇康的身体状况,意在表达他身体已经衰老、力不从心的状态。而“稽叔夜”则是对嵇康的赞美和敬称,表示对其才华横溢、超然独立的人生态度的钦佩。
次句“齿豁头童韩退之”则用“齿豁头童”来形容韩愈的年岁已高、白发苍苍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韩愈晚年依然保持旺盛斗志,关心国家大事的关注之情。
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像韩愈一样,既有才华又有担当,不能像嵇康那样过于清高,只顾自己的享受,忽略了社会责任。因此,他决心要兼顾两者,既要追求个人的高尚品质,也要关注社会现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嵇康和韩愈两位文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作者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价值取向,即既追求个人的理想境界,又关注社会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