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波涛拆海图,补将百衲缀诸于。
天机云锦非鸳绣,纵有金针度得无。
诗一:
颠倒波涛拆海图,补将百衲缀诸于。
翻译:
颠倒波涛拆除海图,用百衲补缀在各处。
注释:
- 颠倒波涛拆除海图:描述通过颠倒波涛来重新解读或拆除旧有的海图的行为。
- 补将百衲缀诸于:用各种布料(百衲)重新缝缀到需要的地方。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与创新,以颠倒和重组的方式重新理解或构建事物,体现了一种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同时,用“补将百衲缀诸于”表达了一种包容和融合的态度,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元素,都可以有机地结合。
第二句:
天机云锦非鸳绣,纵有金针度得无。
翻译:
天机的云锦并非是鸳鸯绣,即使有金针也难以完全绣制。
注释:
- 天机云锦:形容某种天然、无法复制的美。
- 非鸳绣:不是用鸳鸯图案刺绣而成,可能指自然生成的美。
- 纵有金针度得无:尽管有金针的帮助,也无法完全绣出那种美。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赞美。他认为自然的美是无法完全用人类技艺所复制的,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一种对人技的反思。
第三句:
百年神物在泥蟠,俗笔多从委蜕看。
翻译:
千年的神物仍藏在泥土中,世俗的笔墨大多只是看到它的外表。
注释:
- 百年神物:指具有千年历史或神秘力量的事物。
- 泥蟠:指藏于土壤中的宝物或深山中的珍品。
- 俗笔:指世俗之人的笔触,常指浮华不实的表现方式。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尊重和对肤浅表象的批评。他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华丽,而在于其内在的精神和实质。
第四句:
谁遣通身鳞甲活,画龙容易点睛难。
翻译:
是谁让通身鳞甲栩栩如生?画龙容易点睛却难。
注释:
- 通身鳞甲:全身覆盖鳞片,比喻生动逼真。
- 点睛:给龙画眼睛,使形象栩栩如生。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中细节处理的重视以及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虽然整体的形象已经非常出色,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那些细微之处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