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铜沈锡皆禾产,一技成名不偶然。
今日瓶盂成古器,后生谁识百年前。
【解析】
本诗是张锡祚为竹垞先生六十寿庆而作的七绝。全诗内容简洁明快,语言质朴通俗,意境高洁清新,寓意深刻独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六十生日竹垞先生远寄名锡唾盂茶瓶”,首句点题,交代了送诗的背景。“竹垞”指清代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字秀民,号竹垞,浙江嘉兴人。这里借称竹垞先生以表达对朱彝尊的尊敬。“远寄名锡唾盂茶瓶”中的“锡唾盂”是一种古代的饮器,“名锡”即用锡制作的。这两句写诗人收到竹垞先生的信,并收到用锡制作的唾盂和茶瓶。“张铜沈锡皆禾产”,第二句写送物之意。“张铜、沈锡”是两种金属,都是从农作物中提炼出来的。“皆禾产”说明都是从稻米等植物中提取的原料。“一技成名不偶然”,第三句写自己的感悟。“一技”是指技艺或技能,“成名”是指成名,“不偶然”表示并非偶然。这句诗的意思是:只有掌握了一门技能,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今日瓶盂成古器,后生谁识百年前”,第四句写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认识。“今瓶盂”与“古器”相对照,表明今天的东西已经成为古董,难以再使用了;“百年前”则是指一百年之前。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的人们很难识别出一百年前的物品。最后一句“后生谁识百年前”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后生谁识百年前”意思是:年轻的一代谁能认识一百年以前的事情呢?“后生”指年轻一代;“识”指知道;“谁识”就是“谁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可以概括为: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一百年以前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张锡祚为好友竹垞先生六十寿庆而作的。
第一句“六十生日竹垞先生远寄名锡唾盂茶瓶”,直接点出寿庆之事。竹垞,即朱彝尊。
“张铜沈锡皆禾产”二句,写友人远寄之物。竹垞先生远道而来,送来的是一对铜锡制的水杯和茶壶,意寓着友谊之长和情意之深。“一技成名不偶然”三句,写自己对此事的感慨。“一技”是指本领或技能;“成名”是指获得名声;“不偶然”则表示不是靠机遇得来的。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一时的运气。“今日瓶盂成古器,后生谁识百年前”,四句写此物已非昔日之物,难以辨认。“瓶盂”与“古器”相对照,表明今天的物品已成为古董;“百年前”则是一百年以前,意味着物品已经过时了。这句诗的意思是:今天的人们很难识别出一百年前的事情。
最后一句“后生谁识百年前”抒发感慨。“后生”指年轻一代;“谁识”指知道;“谁识百年前”即“谁了解一百年前的事情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的青年们能了解一百年前的事情吗?“后生谁识百年前”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赠序诗。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言浅旨深,意味隽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