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浅沙平阁短篷,西陂东埭往来通。
绿蓑影里跨牛渡,闲杀两樵南北风。
诗句:水浅沙平阁短篷,西陂东埭往来通。
- 逐句释义:
- “水浅沙平阁短篷”:描述了一个水边景色,水面不深,沙子平坦,一座小亭子建在岸边,显得十分小巧。
- “西陂东埭往来通”:提到了两个地区,西陂和东埭,这两个地方之间通过水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 整体意境与情感:
- 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交通便利,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传递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诗中的“绿蓑影里跨牛渡,闲杀两樵南北风”一句,不仅描述了渔民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画面。
- 关键词解释:
- 水浅与沙平: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水面不深而沙子平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视觉上的舒适感。
- 阁短篷:这里的“阁”可能是指小楼或者亭子,用以观赏风景或作为休息之所,“短篷”则增添了一种简洁而古朴的气息。
- 西陂东埭往来通:描述了水路交通的便捷,使得西陂和东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 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静谧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平实却不失深意,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 诗中“闲杀两樵南北风”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忙碌的渔民和悠闲的诗人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 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常常借助诗歌来进行自我表达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查慎行的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既体现了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