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还家未觉贫,奉承堂上白头亲。
可怜我亦称人子,负米归来晚为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以雄浑壮丽著称。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也很有特点,如七言绝句、五律、排律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与许旸谷时许初自山右归(注释:我与许旸谷约好一起从山的西边回来)。一笑还家未觉贫(注释:一回到家就笑,不觉得贫穷)。奉承堂上白头亲(注释:孝敬双亲,尊敬长辈)。

可怜我亦称人子(注释:可怜我这个不孝的儿子)。负米归来晚为身(注释:背米回家,晚了是因为身体不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李益归乡的情景。诗中的“一笑还家”表现出李益的豁达和乐观,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只关心自己的家庭。而“奉承堂上白头亲”则体现了他对双亲的孝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美德。

李益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诗中写道“一笑还家未觉贫”。这种反差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许多普通人都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最后一句“负米归来晚为身”,更是表达了李益的无奈和辛酸。他虽然背米回家,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晚了一步。这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虽然他尽力去照顾家人,但是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李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