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茅颓壁两三间,百室漂流偶一还。
记得往年题句在,豆花棚下看蒙山。

【注释】

蒙阴城东十馀里地名城子庄:城子庄位于今山东蒙阴东南。壬午:宋哲宗赵煦即位年号,即公元1072年。初秋:农历八月,是秋季的开始。饭:吃饭。水旱之馀:水灾和旱灾之后。居民百馀家:指城子庄附近的居民。转徙:迁移。惟旧时逆旅主人在耳:只有旧时旅店的主人还在。感叹不已:感慨万分。纪之以诗:记下来写下来这首诗。败茅:败落的茅草。颓壁:倒塌的墙壁。两三间:大约两间。百室漂流偶一还:百户人家都流离失所,只有一两户人家回来了。偶一还:偶尔回来一趟。记得往年题句在:记得往年我在这里留下的题词。豆花棚下看蒙山:在豆花架下观赏蒙山。豆花棚:豆花做成的架子。

【赏析】

《过沂州》是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于元丰五年(1082年)任徐州知州时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作者路过沂州时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意境开阔,情调高远,风格清新自然。

“败茅颓壁两三间,百室漂流偶一还。”首联两句写诗人经过沂州城东的城子庄,只见败落的茅草与坍塌的墙壁,百户人家都流离失所,只有一两户人家回来了,这几句写出了作者对当地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地人民的同情。

“记得往年题句在,豆花棚下看蒙山。”颔联两句回忆了当年自己在城子庄留下题字的情景,豆花棚下观赏蒙山。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记忆,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败茅颓壁两三间,百室漂流偶一还。

记得往年题句在,豆花棚下看蒙山。”通过描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豆花棚下看蒙山”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画面之中,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生活。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