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饼筵前客坐深,掌中擎出是璆琳。
隔帘不用催丝竹,儿笑儿啼尽好音。

注释:

汤饼筵前客人坐得很深,手中擎出的是美玉。

隔着帘幕不用催促丝竹,儿歌儿舞都是好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学庵为儿子出生而创作的诗作之一。整首诗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之情。

首先从“汤饼筵前客坐深”开始,这是对场景的描绘。在古代,婴儿满月时会举办宴会,宾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待婴儿出生。这里的“汤饼筵前”指的是这样的场景。而“客坐深”则暗示了宾客们都十分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接着是“掌中擎出是璆琳”,这是对婴儿出生过程的描绘。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手捧着孩子出生,因为那时还没有使用产钳和吸引器等现代医疗工具。这里的“璆琳”指的是珍贵的玉石,象征着婴儿的珍贵和纯洁。

“隔帘不用催丝竹,儿笑儿啼尽好音”,这是对宴席氛围的描述。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宴会氛围的喜爱和满足。他认为,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那么所有的音乐和欢笑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这首诗通过对场景、过程和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