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声里发孤城,行到桃源落照明。
一色东风占两候,晓程催雨暮催晴。
【注释】
晚晴:傍晚晴朗。西𬈑(xiào):指西陵,在湖北黄州西南,汉阳江入长江处。鸣鸠(jiū):黄莺。孤城:指西𬈑的城关。桃源界:桃花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一色东风占两候:东风,暖风。一色东风占二候,指春天里只有春风,没有春雨。晓程:清晨的行程。催雨:催促着下春雨。暮程(chénɡ chén):傍晚的行程。催晴:催促着天晴。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绝。首联“鸣鸠声里发孤城,行到桃源落照明”,意思是说:在黄莺啼叫着的早晨,诗人从孤独的城池出发,一路上行来,到了桃源,天色已经大亮了,一路上一片明亮的阳光。颔联“一色东风占两候,晓程催雨暮程催晴”,意思是说:东风温暖地吹拂,春天的气候交替更替,白天的时候,天气晴朗;到了夜晚,天气阴暗,于是又下起雨来,所以东风占了两个季节的变化,而一天之内就由晴天转为雨天。尾联“鸣鸠声里发孤城,行到桃源落照明”的意思是说:在鸣叫的黄莺中,诗人从孤独的城池出发,一路上行来,到了桃源,天色已经大亮了,一路上一片明亮的阳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旅行的情景。诗中通过鸣叫的黄莺来渲染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那种宁静、愉悦的心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晓程催雨暮程催晴”这句话来形容自己旅行途中的经历,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