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瞳眼缬隔窗纱,曾入东邻学士家。
一醉竟须烦二主,可怜频对客边花。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其背景和意境。这首诗是严矱庵侍御在鸾枝花下所作的三首诗中的第三首。严矱庵侍御可能指的是明朝的严绍兹或者严绳孙,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以书法和文学而闻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
逐句释义:
- “蒙瞳眼缬隔窗纱”:这里的“蒙瞳”和“眼缬”可能是指眼睛或眼睛周围的东西,如眼影或眼线,用来描述眼部装饰的美丽。“隔窗纱”则可能指的是一种透明的窗户纱,这种纱通常用于遮挡视线,同时也具有装饰效果。整体上,这句诗可能在形容室内装饰的美丽和精致。
- “曾入东邻学士家”:这里的“东邻”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邻居或熟人。“学士”则明确指出这位诗人曾经造访过一位学者或文人的居所。这句诗可能在表达诗人对那位学者或文人住所的熟悉和亲切感。
- “一醉竟须烦二主”:这里的“一醉”指的是一次醉酒的经历,“竟须”表达了必须或不得不的程度。“烦二主”则可以理解为让两位主人感到麻烦。这句诗可能在强调一次醉酒事件给主人带来的不便或困扰。
- “可怜频对客边花”:这句诗中的“可怜”是一个情感词,表达了怜悯或同情的情绪。“频对”指的是频繁地面对或接触某物。“客边花”则可能指的是旅途中的风景或花朵,也可能是指那些常伴旅客左右的花朵。这句诗可能在描述诗人因长时间旅行而频繁看到或接触到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室内装饰的描绘、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友情、自然的珍视。诗中的“蒙瞳眼缬”、“东邻学士家”等词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象美,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化韵味和历史氛围。此外,诗人在结尾处通过对比“一醉竟须烦二主”和“可怜频对客边花”,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经历、时间和环境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如友情、风景)的珍惜之情。
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哲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于人际关系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