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吉此分疆,滩声一倍长。
人家尽柴步,墟落半渔梁。

【注释】虔吉: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梁滩:指长江中的九江至黄梅段的长江口江滩。柴步、渔梁:都是地名,皆属虔吉县。

【译文】虔吉这个地方分界明确,江滩的声音更长更响。

村舍人家都到了柴步,荒凉的村庄半掩渔梁。

【赏析】此诗是写江南水乡景色的,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勾勒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江南水乡图。“虔吉”是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这里泛指江边的地区。诗的开头两句“虔吉此分疆,滩声一倍长”,就点出了题旨。“此分疆”是说虔吉这一带地盘已划分清楚,“滩声一倍长”则描绘出这一带江滩的特征。从“倍长”一词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江水流速之快,也能看出这一带地形的险要,因此也就难怪会有人在这里筑堤建坝,以防洪患了。

第三句“人家尽柴步”,描写的是江边村落的景貌。“尽柴步”三字表明了江边的村落很多,且多有木柴行当,也就是打柴为生的人较多,这是由于江边盛产木材,人们为了就近取材的缘故。至于“墟落半渔梁”,则进一步描写了江边村落的生活情况。这一句中,“半”“半”二字用得十分工妙,既表现了江边的村落多而且小,又暗示了这些村落大多傍水而居的特点。“渔梁”即桥梁,因为这里靠近江河,所以人们常在此捕鱼。

这首诗的末句“人家尽柴步,墟落半渔梁”与首句“虔吉此分疆”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首句说江边的居民已经划定了自己的地盘,那么,他们自然就要筑坝防洪,这就必然造成河岸边的人们生活更加艰苦。然而,尽管这样,江边的居民们仍然坚持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继续从事着打柴、捕鱼之类的生产活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