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江湖阔,仍为北向鸿。
羽毛知自爱,一一待春风。
【注释】奉和:臣下应诏而写的称“奉和”。圣制:皇上的命令。咏雁恭次原韵:恭顺地写《咏雁》诗的次序。
不恋江湖阔,仍为北向鸿:不留恋广阔无边的江湖,仍旧是朝着北方飞的大雁。
羽毛知自爱,一一待春风:鸟的羽毛知道爱惜,每一片都等待春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秋,诗人在长安时,曾作五言律诗《咏物七首》,其中《咏雁》诗写道:“海禽知风夜,江雁避霜晨。……南翔不可极,东泛有佳因。别路分洲渚,归流绕郡县。”此诗就是根据这首《咏雁》的原作而作的。
诗的前两句“不恋江湖阔,仍为北向鸿”,是说它并不留恋那广阔无际的江湖,而是选择北飞的大雁作为自己归宿。这一句诗,既与《咏雁》诗的开头相呼应,又点明全诗主旨,表现了大雁的高尚情操。
后半篇诗中,“羽毛知自爱,一一待春风”,进一步描绘了大雁那种珍惜羽毛、珍爱生命的美好品质。“一一”二字,用得十分贴切,把每一片羽毛都当作珍宝,可见其爱护羽毛的程度。而“待春风”三字,则形象地表现出了大雁那种不畏严寒、迎风展翅、勇往直前的品质。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致,意境高远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