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冒松名,而长三寸许。
山头有蓬藋,俯视犹傲汝。

【注释】

《万年松》为《庐山杂咏四首》之三。万年松,即“千龄松”。据《晋书·王恭传》载,晋孝武帝时,豫章太守范泰为政清廉,百姓感念,立碑颂德,其中“王恭行和顺,得人和,百姓为之语曰:’千里有贤才,千龄无此树。’”后遂以此称誉高寿之人。“而长三寸许”指此千年松虽然生长在山中,却只有三寸高。“冒松名”,意谓其虽生于千年古木之上,但并非松木。“蓬藋”是杂草,这里借以形容万年松虽生于千年古木上,但其枝叶茂密,与周围杂草相争,所以俯视它仍然傲视你。

【赏析】

诗中“谁遣冒松名”,“冒”字用得极妙;“而长三寸许”,“长”字也用得极妙。一个“冒”字,将万年松的傲气写尽了。一个“长”字,将万年松的虚心写尽了。

诗人对万年松的态度很明确,他既欣赏万年松的高洁品格,又鄙视万年松的傲气。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反映。他一方面羡慕万年松的长寿与高洁(“千龄无此树”),一方面又讨厌万年松的高傲与自大。因此,诗人在赞美万年松的同时,又批评万年松的傲气。

此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前两句写万年松的傲气,后两句则写万年松的虚心。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万年松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