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帆樵舶任西东,夕汐朝潮两信通。
龛赭锁江收牡钥,塌尖绵岸吐雄虹。
几人筑室如谋道,他日为轮效转蓬。
千古随刊归禹迹,未闻海外奏神功。
【注释】
渔帆樵舶:指捕鱼的小船、打柴的人的船。
夕汐朝潮:傍晚和早晨涨潮退潮的时间。
龛赭:山石的颜色。
雄虹:大雁。
几:几个
为轮效转蓬:像转蓬一样随风飘荡。
【译文】
捕鱼的小船和砍柴的船任凭东西南北,夕阳和潮水的涨落都能相通。
山石的颜色锁住了江口收住潮水,高耸的山峰在岸边吐出一道彩虹。
几个人筑室像谋道一样,以后他日就像车一样转蓬飘荡。
千古之后随着刻在石头上的禹迹而归去,没有听说海外奏神功的事。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公元1203年(宋宁宗庆元二年)在湖北监利县任知县时所写。当时监利县境内有一座堤坝,名为”塘工”。作者作此诗,意在赞美监利县修筑塘工的伟大工程。
第一句说:”渔帆樵舶任由东西北,夕汐朝潮两通流。”这是说,渔人的船帆,樵夫的船桨,可以自由地驶向任何方向,无论太阳落山还是月亮升起,无论海水涨潮还是退潮,都可以顺风顺水,一往无前。这两句诗,把渔人、樵夫、诗人自己以及塘工修成后的美好景象都表现出来。
第二句说:山石颜色如同天然屏障,挡住了江面,使江水得以回旋。山石的颜色如同天然屏障,挡住了江面,使江面得以回旋。”龛赭”即山石之色。”牡钥”即锁钥,比喻重要的关隘。”塌尖绵岸吐雄虹”是说,山崖峭壁如刀劈斧削,高耸入云;江水奔腾,汇成滔滔巨流。两岸山峦如长龙般蜿蜒起伏,犹如雄鹰展翅欲飞,喷薄而出一道美丽的彩虹。这里,作者通过夸张与想象,表现了塘工修成后的自然美景。
第三、四句是说:”几人筑室如谋道,他日为轮效转蓬。”这里,作者用典。《庄子·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飘然若乘云,又适得壶子之援。”壶子”,就是”壶子先生”的简称。”转蓬”,即随风飘荡的蓬草。作者以”列子御风而行”来比喻人们筑房修路,以”转蓬”来比喻百姓生活安定。
第四句是说:”千古随刊归禹迹,未闻海外奏神功。”作者用典。《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为了治理洪水,率领人民开渠疏导,疏通河道,使得洪水不再泛滥成灾。大禹死后,他的功绩被永远镌刻在石碑上,成为后世颂扬的对象。作者引用这个典故,赞扬塘工修成的伟大业绩。同时,也告诫后人,要继承先祖的大业,造福子孙后代。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