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思反壑羽投林,知我谁能谅此心。
引疾敢云臣计早,得归尤荷主恩深。
装轻似叶行添杖,笔秃如椎懒废吟。
只有故交忘不得,每从别赋感登临。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与汪紫沧同年,在官场中相互往来已久。汪紫沧见赠此诗,诗人即兴和作,以答谢其厚意。
其一:
鳞思反壑羽投林,知我谁能谅此心。
注释:鱼鸟都回到深水、幽林中去,可谁知道我的苦衷呢?
赏析:诗人自比为水中之鱼,飞禽之羽,归隐山林,远离尘嚣,表达自己厌倦仕途的心情。尾联“知我谁能谅此心”表明诗人对汪紫沧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
其二:
引疾敢云臣计早,得归尤荷主恩深。
注释:我提出告病,说这是我早就想好的主意,得到回家的机会,我非常感念皇上的深情厚意。
赏析:这里“引疾”指辞官归田。诗人以退为进,委婉地表示了自己辞官的决心。尾联写皇帝对他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心。
其三:
装轻似叶行添杖,笔秃如椎懒废吟。
注释:“装轻”,形容杖头轻便易携带。“笔秃如椎”形容文思不敏捷。
赏析:诗人因年老体衰,加之疾病缠身,所以拄杖行动不便;由于长期患病,诗人的文笔已经变得迟钝无力,所以提笔难成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自身衰老的无奈。
其四:
只有故交忘不得,每从别赋感登临。
注释:“故交”,指老朋友。这句诗的意思是只有那些老朋友才永远不会忘记我。“别赋”,指分别时的赋。
赏析:诗人用一“只有”将上下句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尾联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常常怀念旧友,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答案】
次汪紫沧同年见送原韵四首
其一
鳞思反壑羽投林,知我谁能谅此心。
译文:鱼鸟都回到深水、幽林中去,可谁知道我的苦衷呢?
注释:鳞,鱼鳞;壑,深渊;投,投水;林,树林;谅,了解;此心,心意;知我,知道我的心。
赏析:诗人自比为水中之鱼,飞禽之羽,归隐山林,远离尘嚣,表达自己厌倦仕途的心情。尾联“知我谁能谅此心”表明诗人对汪紫沧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
其二
引疾敢云臣计早,得归尤荷主恩深。
译文:我提出告病,说这是我早就想好的主意,得到回家的机会,我非常感念皇上的深情厚意。
注释:引疾,因病请求辞职;臣计,臣子的计划;得归,得到回家的机会;尤,特别;荷,承受;主恩,君主的恩惠。
赏析:这里“引疾”指辞官归田。诗人以退为进,委婉地表示了自己辞官的决心。尾联写皇帝对他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心。
其三
装轻似叶行添杖,笔秃如椎懒废吟。
译文:我拄着轻便的拐杖行走更加方便了,因为杖头的轮轴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因为我的文笔已经变得迟钝无力,所以提笔难成文。
注释:装轻,形容杖头轻便易携带;行添杖,拄仗更加方便了;笔秃如椎,形容文思不敏捷;懒废吟,因为文笔迟钝而不愿再作诗了。
赏析:诗人因年老体衰,加之疾病缠身,所以拄杖行动不便;由于长期患病,诗人的文笔已经变得迟钝无力,所以提笔难成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自身衰老的无奈。
其四
只有故交忘不得,每从别赋感登临。
译文:只有那些老朋友才永远不会忘记我。我经常在登高望远之时怀念旧友,抒发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注释:只有,只;故交,老朋友;忘不得,不会忘记;每从,经常;别赋,离别时的赋诗;感登临,登高而感怀。
赏析:诗人用一“只有”将上下句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尾联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常常怀念旧友,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