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归海内重儒宗,不数琅琊邴曼容。
霜晚黄分湖岸稻,烟朝翠扫寺门松。
晴来片片云盘鹤,雨过条条涧饮龙。
见说莫釐峰绝顶,时陪五老握青筇。
山居诗次大司寇徐公原韵三首 其二公归海内重儒宗,不数琅琊邴曼容。
霜晚黄分湖岸稻,烟朝翠扫寺门松。
晴来片片云盘鹤,雨过条条涧饮龙。
见说莫釐峰绝顶,时陪五老握青筇。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景的诗歌。
- “公”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回到家乡隐居,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儒者代表。
- “海内”指的是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 “重儒宗”表示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尊崇。
- “不数”意味着他不与其他人相比。
- “琅琊”是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而”邴曼容”则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才华和品德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赞誉和尊敬。
- “霜晚”指的是深秋时节。
- “黄”在这里指稻谷的颜色。
- “烟朝”指的是清晨时分。
- “翠扫”形容松树苍翠欲滴的样子。
- “晴来”指的是晴朗的天空。
- “片片云”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
- “云盘鹤”用云朵比喻为展翅高飞的鹤。
- “雨过”指的是雨后的景象。
- “涧饮龙”形容山间溪水的流动声音。
- “莫釐峰”是一座山峰的名称,据说它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 “绝顶”指的是最高的山峰。
- “五老”指的是五位年长的智者,他们经常一起在山顶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写照。通过描绘山中的风景和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