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进千秋录,开元极盛时。
如几同列少,去国一身迟。
终始全臣节,安危动主思。
高楼瞻画像,风度俨须眉。
韶州风度楼
公进千秋录,开元极盛时。
如几同列少,去国一身迟。
终始全臣节,安危动主思。
高楼瞻画像,风度俨须眉。
注释:
- 韶州风度楼
韶州,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广东省。风度楼,可能是一个建筑或景点的名字。
- 公进千秋录
这里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文人的作品被收录到《千秋录》这样的历史文献中。千秋录是唐代的一部史书,记录了唐朝的许多事情。
- 开元极盛时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极盛时指的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 如几同列少
如几可能是人名,同列少意味着在朝廷中的官员较少。
- 去国一身迟
去国,离开国家。一身迟,形容离开国家的官员行动缓慢。
- 终始全臣节,安危动主思
终始全臣节,指始终忠于职守。安危动主思,指在国家安危的时候会考虑君主的想法和感受。
- 高楼瞻画像,风度俨须眉
高楼,可能是一座建筑或景观。画像,指皇帝的肖像画。风度俨须眉,形容人物的仪表端庄,如同须眉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韶州时的所见所感。他看到了韶州的风采楼,这座楼可能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或者标志性建筑。他回忆起自己在朝廷中的生涯,感叹自己忠于职守,始终为国家的安全而忧虑。最后,他站在高楼上,眺望着皇帝的画像,感叹自己的气质端庄,如同须眉一般。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