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埋唐碣,红云拥寺门。
客尝初拣树,僧引为开园。
甘露充香饭,清泉注瓦盆。
分沾遍僮仆,犹自压枝繁。
【注释】
①竹垞:明末文人朱彝尊的号。青坛:指佛教寺院。
②长庆寺:在杭州,建寺已久。啖荔支:吃荔枝。
③唐碣:唐代的碑石。
④开园:开辟园林。
⑤香饭:用花蜜或香料制成的饭。
⑥清泉:清凉的水。瓦盆:古代一种陶瓷器皿。
⑦僮仆:仆人。
⑧压枝繁:使枝条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明崇祯七年(1634)六月六日与友人同游长庆寺,品尝了荔枝后,有感而作的。
首句“碧藓埋唐碣”,点出地点,即长庆寺;“红云拥寺门”则形容夏日的寺庙,门前红云缭绕,景色优美。次句“客尝初拣树”,写自己和朋友刚一进入寺内,就看到一棵荔枝树。第三句“僧引为开园”则是说这棵荔枝树是由僧人指引我们来到此地的。第四句“甘露充香饭,清泉注瓦盆”,描绘了享用荔枝时的盛况和美妙感受。最后两句“分沾遍僮仆,犹自压枝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玩的愉快心情以及对于荔枝美味的喜爱。
整首诗语言平实无华,却能将景物写得生动活泼。特别是“甘露充香饭,清泉注瓦盆”一句,既写出了荔枝的美味可口,又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