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推旧镇,设险控西南。
水势全趋楚,山形尚带黔。
坏城乎似掌,古观废成庵。
即事多兴废,兵戈实厌谈。

【注释】

  1. 承平:承袭太平,指恢复安定。
  2. 推:占据。旧镇:指旧时的军事要塞。
  3. 设险控西南:设置险阻以控制西南地区,即扼守险要之地。
  4. 水势全趋楚:水流全部流向楚国。
  5. 山形尚带黔:山的形状还带有贵州的地貌特征。
  6. 破城:毁坏城池,这里代指战乱后的城市废墟。
    7.古观废成庵:古代的观宇已经废弃,变成了庵庙。
    8.即事多兴废:眼前的事情大多经历了兴衰。
    9.兵戈实厌谈:真正厌倦了战争和谈论。
    【赏析】
    《晚登偏桥玄都观后阁》,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当时在夔州,登高望远,有感而发。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承平”二字总摄全篇,诗人登上玄都观后阁,遥想当年,曾为“承平”所占据的旧镇,如今却已成了“设险控西南”的要塞;昔日的城池已被摧毁,只剩下一座座被战火毁坏了的残垣断壁。面对眼前的荒凉景象,诗人不禁感叹道:“水势全趋楚”,只见那滔滔江水奔涌而去,向着远方的楚国流去,诗人由此想起了家乡四川,想到了自己远离故土的凄苦处境。颔联写景,上句是说“山形尚带黔”,意思是说山的形状依然保留着贵州的地貌特征;下句是说“水势全趋楚”,意思是说水流全部流向楚国。这两句既写出了蜀地与楚国地理上的相似性,又暗示了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颈联“坏城”与“古观废成庵”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化。这两句是说,那些曾经是军事要塞的城池,如今已是残破不堪了;而那些早已废弃不用的古观,也已被改造成了庵庙。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战乱后的废墟与和平时期的景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尾联“即事多兴废”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期盼。他担心国家的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尾联中“兵戈”一词,既是对当前形势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现,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