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习农,饿死亦谁怨?
叹其作息劳,未应受颠困。
风斜难揭云,霉气塞空闷。
赫赫炙土旸,并难求一寸。
岂缘旱魃骄,转触雨仙忿。
待拯万命危,适迫万命殉。
在宥使失和,皇天实忧患。
胡彼多负恩,居心幸灾乱。
仓皇十日中,米价日腾奋。
尚容糠籺安,非材愧非分。
注释:
- 旱后淫雨二章,其二:这是一首描写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生活困苦的作品。
- 我生不习农:我出生在农村,但并不擅长务农。
- 饿死亦谁怨:即使饿死了,又有谁能埋怨呢?
- 叹其作息劳:感叹他们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未应受颠困:不应该承受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 风斜难揭云:风势猛烈,云层厚重,让人难以看清前方。
- 霉气塞空闷:空气中充满了潮湿和霉味,让人感到压抑。
- 赫赫炙土旸:烈日当空,炙烤着大地。
- 并难求一寸:很难找到一丝阴凉。
- 岂缘旱魃骄:难道是旱魃(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常带来干旱)骄傲造成的吗?
- 转触雨仙忿:反而激怒了掌管雨水的神。
- 待拯万命危:等待拯救那些处于危险中的百姓。
- 适迫万命殉:最终却被迫牺牲自己。
- 在宥使失和:在这个时候,和谐已经被破坏。
- 皇天实忧患:上天确实对这种情况感到忧虑和担忧。
- 胡彼多负恩:那些负心的人太多。
- 居心幸灾乱:他们内心充满了侥幸和混乱。
- 仓皇十日中:在短短的十天内就发生了这样的灾难。
- 米价日腾奋:粮价不断上涨,人们生活艰难。
- 尚容糠籺安:还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以“旱后淫雨”为引子,揭示了农民在灾害面前的无助和绝望。诗中“我生不习农,饿死亦谁怨?”表达了农民的无奈和抱怨,而“叹其作息劳,未应受颠困。”则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的辛劳与苦难。
诗中也展现了农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和乐观:“风斜难揭云,霉气塞空闷。赫赫炙土旸,并难求一寸。”尽管环境恶劣,但农民们仍然坚持耕作,期待丰收。然而,“岂缘旱魃骄,转触雨仙忿。”又揭示了自然现象的无常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在宥使失和,皇天实忧患。胡彼多负恩,居心幸灾乱。”指出了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即人们的贪婪和自私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诗人用“尚容糠籺安,非材愧非分。”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弱者的忽视和不公平。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