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安足雄,恃险昔所慎。
凄然生古思,秋飙动苍鬓。
城堑森万榆,河流划三郡。
隐隐黄云开,沙雕去如阵。
抚视腰间刀,白日过眉迅。
远想拓无限,倦怀激之振。
孤策挥群山,千年了一瞬。
惜无凌风翮,于兹共翔奋。
【注释】
顾盼安足雄:形容人眼力好,眼光远大。
恃险昔所慎:依靠险要的地形,以前是很谨慎的。
凄然生古思:使人感到凄凉,产生对古人的思念。
秋飚动苍鬓:秋天的风触动人的白色头发。
城堑森万榆:城墙上的树很多,像榆树那样茂密。
隐隐黄云开,沙雕去如阵:远处的黄云渐渐散开,仿佛有沙雕队形地飞来。沙雕:一种古代军队中用于战斗的沙石制成的兵器。
抚视腰间刀,白日过眉迅:我抚摸着腰中的宝剑,它在阳光下闪着锋利的光芒。
远想拓无限:远想可以开拓无限的空间。
倦怀激之振:疲倦的心情被激发得激动起来。
孤策挥群山,千年了一瞬:只有一根长鞭在挥舞,群山仿佛一瞬间就消失了。
惜无凌风翮,于兹共翔奋:可惜不能乘着风展翅高飞,只能在这里奋力翱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叶舍人名沣题雁门策马图二章中的一首。雁门,位于山西省代县东北长城之上,地势雄伟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此诗写景抒怀,借雁门壮阔的山川、奔腾的黄河以及战马嘶鸣的景象,抒发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写诗人凭栏远望,眼前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不禁让人产生对古人的怀念。“顾盼”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目光锐利,能洞察一切。“恃险”一句,既点题意,又写出了山河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凄然生古思”,则表明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第三、四两句写眼前景象,以秋飙动鬓发和黄云渐开,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紧张气氛。“沙雕去如阵”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场面的向往和期待。
第五句写诗人抚摸着腰间的长剑,感受到了它的锋利和沉重。这把剑象征着诗人的抱负与决心,他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家效力。
第六句写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他渴望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七句“远想拓无限”则表明诗人的视野已经超越了眼前的范围,他的思绪已经飞向了更远的地方,展现出了其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孤策挥群山”来比喻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而“千年了一瞬”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这片土地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担心自己无法像鸟儿一样拥有飞翔的自由和机会,只能在这里奋力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雁门的壮丽景色和战斗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