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宇气绵密,物受不相竞。
下及虫鱼微,于天有全性。
鉴理无少蒙,幽邃朗如镜。
远霁岚与生,止水月来定。
养拙守元籥,操古得虚柄。
嗤彼灵自淤,委以拙为病。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 其二
六宇气绵密,物受不相竞。
下及虫鱼微,于天有全性。
鉴理无少蒙,幽邃朗如镜。
远霁岚与生,止水月来定。
养拙守元籥,操古得虚柄。
嗤彼灵自淤,委以拙为病。
注释:
-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篇:这是作者自序,说明《秋日五首》是他在秋天生病时所作。
- 六宇:指天空、大地、四方。
- 气绵密:形容天地间万物之气相互连接。
- 相竞:相互竞争,互相争夺。
- 微:微小,这里指微小之物。
- 于天有全性:在天地之间保持自己的本性。
- 鉴理:观察事物的真相。
- 无少蒙:不受到任何蒙蔽。
- 幽邃:深远,幽深。
- 朗如镜:明亮如镜,比喻清晰明了。
- 远霁岚:远处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 生:出现,显现。
- 止水:静止的水,这里指平静的水面。
- 月来定:月光照耀下来。
- 元籥(yuè):原始,根本。
- 操古得虚柄:操纵古代的智慧,掌握着真正的道理。
- 嗤彼灵自淤(cī běi líng zì yú): 讥笑那些被灵异力量迷惑的人。
- 委以拙为病:把笨拙当作疾病来对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和思考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抒发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六宇气绵密”,描绘了天空、大地、四方之间的万物气息相互连接的景象。这里的“六宇”指的是宇宙空间,象征着无限的广阔和深邃。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接下来的句子“物受不相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我两忘的境界的追求。他认为,万物之间应该相互包容,不争不竞,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理念。
“下及虫鱼微”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关注。他不仅关注自然界的大事物,还关注到微小的生命体,如虫鱼等。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使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于天有全性”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天地万物的一种赞美。他认为,无论是大还是小的生命体,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受外界的影响。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自然观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哲学思考。“鉴理无少蒙”,意味着要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幽邃朗如镜”,则形象地描绘了深邃而又明亮的景象,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辉。“远霁岚与生,止水月来定”,这两句则通过描述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养拙守元籥,操古得虚柄”,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总结。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培养自己的拙朴品质,坚守内心的本真。同时,他还要运用古代的智慧,掌握着真正的道理。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之心和道家的自然法则。
“嗤彼灵自淤,委以拙为病”,则是诗人对于一些被灵异力量迷惑的人的嘲笑。他认为这些人把笨拙当作疾病来对待,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