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鹤八景城,妙好阴陵君。
道貌难意求,绚耀天象驯。
禹馀授青箓,总治纲群真。
怜悯五浊世,递劫迁物民。
蟠桃经百熟,灵椿久为薪。
珊瑚无人搴,旁枝围可轮。
可惜三神山,终与海眼堙。
海眼有三山,大河漂萍根。
诗句释义及赏析:
其七
停鹤八景城 - 此句意指在八景城中停留,可能是在讨论或描写城市的美丽景象。
妙好阴陵君 - “妙好”可能意味着美好至极,“阴陵君”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或地标。
道貌难意求 - 这句话表达了对某种理想的追求难以达成或难以理解。
绚耀天象驯 - 描述了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与“天象”结合,强调了其宏伟和壮观。
禹馀授青箓 - “禹馀”可能是指大禹的遗物或余下之物,“青箓”可能指的是某种宗教或法事中使用的符咒或记录。
总治纲群真 - “总治纲”可能指的是管理或领导,而“群真”可能指的是一群神灵或众多的事物。
怜悯五浊世 - “怜悯”表达了同情或怜悯之情,“五浊世”可能指的是一个道德沦丧或混乱的时期。
递劫迁物民 - “递劫”意味着世代相传,而“迁物民”可能指的是人民随着时代变迁而迁移。
蟠桃经百熟 - “蟠桃”是传说中的仙果,“经百熟”可能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培育或成熟。
灵椿久为薪 - “灵椿”可能指的是某种珍稀树木或植物,“久为薪”可能指的是长时间被用作柴火。
珊瑚无人搴 - “珊瑚”是一种美丽的宝石,“搴”意为采摘,“无人搴”可能表达了某种珍稀或珍贵的状态。
旁枝围可轮 - “旁枝”可能指的是树枝或其他辅助结构,“围可轮”可能指的是这些辅助结构足够坚固,可以围绕起来形成一个圆环。
可惜三神山,终与海眼堙 - “三神山”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而“海眼堙”意味着这三座神山最终被海水所淹没。
海眼有三山,大河漂萍根 - “海眼”可能指的是大海的眼睛,“有三山”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三座神山,而“大河漂萍根”意味着这些神山的存在使得大河中的浮萍得以生长。
译文
停鹤八景城里,美极了阴陵君。
崇高的道德难以用言语表达,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令人赞叹。
大禹传授的青录法术,治理着众神。
怜悯这个混沌的时代,人们经历着世代的轮回。
蟠桃经过百年的培育,成为了永恒的美味。
灵椿树久经风霜,成为人们的燃料。
珍贵的珊瑚没有人去采摘,它旁边的树枝足够坚固,可以形成一个圆环。
可惜那三座神山,终究被大海吞噬。
大海的眼睛有三座山,大河中的浮萍因它们而生长。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如“三神山”、“三清”等,都是道教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比现实与幻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学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