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虎抚青瑟,𤔫调含嵯峨。
下激万里飙,落叶春时多。
白云揉愁绵,哀雁横山河。
幽翠流洞庭,拭上湘君蛾。
孤心逝谁托,于世苦无阿。
安得织女丝,易此弦烦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此首七言律诗,共十四句,每句七字。前四句写自己抚琴弹奏时的情形,中间八句是描写琴声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末六句是诗人抒发感情,寄托哀思。
“倚虎抚青瑟”,意思是说,我倚靠着老虎一样的琴,抚摸着青色的瑟弦。这一句中“倚”是依靠的意思,“虎”是比喻的意思,“青瑟”指的是琴,“𤔫调含嵯峨”是说琴音悠扬、回荡。
“下激万里飙”,意思是说,琴音像激射万里的飚风一样。
“白云揉愁绵”,意思是说,琴音如飘动的白云般缠绵不断。
“哀雁横山河”,意思是说,琴音似哀伤的鸿雁横亘在辽阔的山河之间。
“幽翠流洞庭”,意思是说,琴音像洞庭湖边幽深的翠色一般流动。
“拭上湘君娥”,意思是说,琴音如同湘君娥那样,轻轻擦拭着。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琴音的美丽。
“孤心逝谁托”,意思是说,我这颗孤独的心到哪里去寻找依靠呢?
“于世苦无阿”,意思是说,在这世上,我又哪里去寻找安慰呢?这里的“阿”是慰藉的意思。
“安得织女丝,易此弦烦苛”,意思是说,我渴望得到天上的织女之丝来替代这琴弦上的繁复的音符。
【答案】
①第一联写弹琴的场景;②第二、三联通过琴声引起的联想和想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③第四、五、六联写琴声引起的联想和想象,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之感;④最后一联表达出作者希望有知音能理解他的心情,希望得到帮助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