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松支版阁,贮阁但惟碧。
碧紧日不到,午气如露夕。
惨影动佛容,疑醒古僧魄。
破厓一线泉,荒云袅千尺。
地深无世烟,鹤巢在天脊。
隔掌洞府幽,待吾寸心辟。
坐数瑶华枝,玉尘冻吟帻。
愿为木客佣,循苔扫麋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特色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手法的特点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本诗为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景中之意境,颈联写景中之神态,尾联抒发情怀。

【答案】

贮阁但惟碧。碧紧日不到,午气如露夕。惨影动佛容,疑醒古僧魄。破厓一线泉,荒云袅千尺。地深无世烟,鹤巢在天脊。隔掌洞府幽,待吾寸心辟。坐数瑶华枝,玉尘冻吟帻。愿为木客佣,循苔扫麋迹。译文:高大的松树撑起宝塔,塔下有一片碧绿的池子,池子的水清澈透明,阳光照不到它,只有阴气笼罩着它,中午的时候它像露水一样晶莹剔透,傍晚的时候它如同夕阳一般灿烂耀眼,惨淡的影子映出佛像的面容,好像把古时和尚吓得魂魄都要醒了出来,从山崖上流下来的泉水,在飘荡着的云雾里蜿蜒流淌。深藏在山中没有世间烟火,一只仙鹤栖息在高高的山脊上。隔着手就能摸到的洞府幽深,等待我的心去探索。坐在瑶华树枝上,我看着玉尘冻得满头大汗,想用扫帚清扫这些鸟兽的痕迹。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游踪为序,由远至近,层层深入。首联写景,描绘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自然画卷;颔联写景中之意境,“碧”即翠绿色,是诗人眼中的美景,然而“碧”紧,“碧”不可见,只能看到“午气”,而“午气”如“露夕”,可见诗人所见之景之境之美。颈联写景中之神态,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池子中的一尊佛像,他看到了佛像的“惨影”,也听到了佛骨的“惊响”。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之境的幽美,同时表现了他内心的惊惧。尾联抒发情怀。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仙人,他在山顶上坐着,欣赏着眼前的自然景色。他看着玉尘冻得满头大汗,想要用手扫掉那些鸟兽的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