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济,原名倪涛,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86,卒于公元1124
宋广德军人,字巨济。
博学强记。
年十五,试太学第一。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调庐陵尉、信阳军教授。
累官左司员外郎。
因反对朝议攻辽,触怒王黻,贬监朝城县酒税,再徙荼陵船场。
工诗,善画草虫。
有《云阳集》、《玉溪集》。
生卒年:1086-1124
巨济,原名倪涛,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86,卒于公元1124
宋广德军人,字巨济。
博学强记。
年十五,试太学第一。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调庐陵尉、信阳军教授。
累官左司员外郎。
因反对朝议攻辽,触怒王黻,贬监朝城县酒税,再徙荼陵船场。
工诗,善画草虫。
有《云阳集》、《玉溪集》。
生卒年:1086-1124
【解析】 此首诗的大意是:梧桐树,栖着凤凰在清池。朝阳照着新叶,碧玉般拂过疏枝。春风和万物,枝叶才生长。其他植物有刺手,花发时眩人目。浮华之物惜无实,似空参差非实际。排云直上百尺高,孤立耀后时。知音可期待,《韶》《雅》夸天资。盘阿厉名节,澍雨敷丹墀。 注释: 1.梧桐:落叶乔木。2.栖凤:栖息在梧桐树上的凤凰。3.朝阳:阳光。4.承:承受。5.碧玉:青绿色的美玉。6.荄滋:草木初生。7.异类
诗句释义 1 有木盛湖湘:指的是一种名为“松”的树木在湖南地区特别茂盛。 2. 其名赋束楚:这里的“束”指湖南,“楚”则是指湖南省。诗中说这种树的名声与湖南、长沙有关。 3. 同在新蒸中:新筿是湖南省的一个县,所以这棵树和湖南的新筿一样,都位于同一个地方。 4. 独以翘楚许:这里的“翘楚”是指杰出出众的意思,诗中用来形容这种树木非常突出。 5. 丛生浸以滋:意味着这种树丛生,并且生长茂盛。 6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结茅远人村,破屋水半扉。 凉叶堕清响,空山转斜晖。 微官卧江汊,素心久依依。 十年天涯秋,摇落月芳菲。 马蹄岁月去,梦蝶东南飞。 平生丘壑志,有言辄乖违。 不如孤征鸿,春风自知归。 注释: 1. 结茅远人村:在远离人的村落里搭建了茅草屋。 2. 破屋水半扉:破旧的屋子只有一半的门是敞开的。 3. 凉叶堕清响:秋天的树叶飘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4. 空山转斜晖
注释: - 偶访吉甫画三蝇壁间吉甫有诗次韵:偶然拜访吉甫的墙壁,看到他的壁画,上面画了三个苍蝇。 - 何人刻猕猴,老眼觑荆棘:是谁雕刻了猕猴?眼睛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到荆棘。 - 不如丹青手,快意风雨疾:不如画笔的高手,可以痛快地画出风雨中的景色。 - 我穷坐诗豪,九鼎扛笔力:我穷困潦倒,只能坐在诗坛上,用九鼎般的笔力来写诗。 - 偶然一点污,著纸生羽翼:偶然在纸上留下一点污点,就像鸟的翅膀一样
【注释】 玉殿:指皇宫。 凭肩共语:手拉着手,互相倾诉衷曲。 三山:《博物志》说:“蓬莱之东,有方丈、瀛洲、玄帝三山,天都、天阙、玉堂,皆在海中。……三山常晦于雾,人得登者千岁一见。”后用“三山”泛指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诗,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对离别的痛苦。 首句以白描手法,写一对恋人在七夕之夜相聚,互诉衷情。第二句写月堕星沉,惟余清风和幽雨,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
结茅远人村,破屋水半扉。 凉叶堕清响,空山转斜晖。 微官卧江汊,素心久依依。 十年天涯秋,摇落月芳菲。 马蹄岁月去,梦蝶东南飞。 平生丘壑志,有言辄乖违。 不如孤征鸿,春风自知归
何人刻猕猴,老眼觑荆棘。 不如丹青手,快意风雨疾。 我穷坐诗豪,九鼎扛笔力。 偶然一点污,著纸生羽翼。 千言走蚍蜉,宁为寸纸逼。 还当写君诗,什袭同藏羃
宋广德军人,字巨济。 博学强记。 年十五,试太学第一。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调庐陵尉、信阳军教授。 累官左司员外郎。 因反对朝议攻辽,触怒王黻,贬监朝城县酒税,再徙荼陵船场。 工诗,善画草虫。 有《云阳集》、《玉溪集》。 生卒年
沈松年是宋代诗人。 字性仁,出生于1087年的宋朝常州(今属江苏),他的一生与文学紧密相连。沈松年的生平虽不十分详细,但通过对他的作品和生活背景的考察,可以描绘出一个多面的宋代文人形象。沈松年不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还是一位擅长书画、篆刻的艺术家
罗志仁是一位南宋末年的遗民词人,生活在宋理宗至元朝初年。以下是关于罗志仁的详细介绍: 1. 人物背景:罗志仁是南宋末年的一名遗民词人,字寿可,号秋壶。他生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罗志仁曾在度宗咸淳九年预乡荐,后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应荐为天长书院山长。他在元朝初期的政治背景下活跃,对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2. 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