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盛湖湘,其名赋束楚。
同在新蒸中,独以翘楚许。
丛生浸以滋,藩触势莫阻。
托质非无用,横生未得所。
偏不侪梓枌,翻忧害禾黍。
或慕坚强性,相依近居处。
下趋棘与荆,当路苦徒侣。
山樵不可刈,聚类快一炬。

诗句释义

1 有木盛湖湘:指的是一种名为“松”的树木在湖南地区特别茂盛。

  1. 其名赋束楚:这里的“束”指湖南,“楚”则是指湖南省。诗中说这种树的名声与湖南、长沙有关。

  2. 同在新蒸中:新筿是湖南省的一个县,所以这棵树和湖南的新筿一样,都位于同一个地方。

  3. 独以翘楚许:这里的“翘楚”是指杰出出众的意思,诗中用来形容这种树木非常突出。

  4. 丛生浸以滋:意味着这种树丛生,并且生长茂盛。

  5. 藩触势莫阻:藩触可能是指树根或者枝条相互交错,使得它们的生长受阻。但这里的“势莫阻”可能是指这种树木的生命力强大,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倒下。

  6. 托质非无用:这里的意思是这种树木虽然外表平凡,但其内在价值并不低。

  7. 横生未得所:这里的“横生”可能指的是树枝横向生长,没有固定方向。而“未得所”则表示这种树的枝条生长方向不定。

  8. 偏不侪梓枌:这里的“侪”可能是指并列或同等,“梓枌”是一种树名。诗中意思是这种树并不像其他树木那样被同等看待。

  9. 翻忧害禾黍:这里的“禾黍”是两种农作物的总称,通常用来比喻人民生活。诗中的意思是担心这种树木会影响农民种植作物。

  10. 或慕坚强性:这里的“慕”可能是羡慕的意思,“坚强性”则是指树木的韧性和强度。诗中的意思是人们可能会羡慕这种树木的坚韧不拔。

  11. 相依近居处:这里的“相依”可能是指相互依靠,“居处”则是指居住的地方。诗中的意思是这些树木相互依偎在一起。

  12. 下趋棘与荆:这里的“趋”可能是指靠近,“棘与荆”分别指的是荆棘和荆条。诗中的意思是这些树木会向荆棘和荆条靠拢。

  13. 当路苦徒侣:这里的“当路”可能是指走在道路中间,“苦徒侣”则是指艰难困苦的朋友或伙伴。诗中的意思是这些树木会给走在道路中间的人带来困难。

  14. 山樵不可刈:这里的“樵”是砍柴人的意思,“刈”是割草的动作。诗中的意思是砍柴人不能轻易地割掉这些树木。

  15. 聚类快一炬:这里的“聚类”可能是指聚集在一起,“一炬”则是一把火。诗中的意思是这些树木聚集在一起,很容易被一把火烧毁。

    译文

    我见过很多树,其中一棵名叫松的,它的名字就来源于湖南。它在湖南扎根生长,独自脱颖而出,成为那里的翘楚之树。它的根系深入土中,枝繁叶茂,仿佛为人们撑起一片阴凉。虽然看似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就像那坚硬的橡树,虽然生长在荒野之中,却不会轻易被砍伐。这种树的枝条纵横交错,生长没有固定的方向,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它并不与其他树平等对待,反而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人们可能会羡慕它的坚韧不拔,但同时也担忧它会影响农田的耕种。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感到困扰,担心它会妨碍人们的活动。然而,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它,它总是默默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为人们提供阴凉。尽管它可能会给走在道路上的人们带来一些麻烦,但人们仍然无法轻易地割断它的根须。那些砍柴人甚至不敢轻易地砍伐它们,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棵名为“松”的树,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量和多样性。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翘楚”、“藩触”、“坚韧”、“坚毅”、“顽强”、“聚类快一炬”等,生动地描绘出树木的特点和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和影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树木的情感,既有赞美也有担忧。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生命态度的一种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