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但荷锄,有口但饮酒。荷锄无贤愚,饮酒忘是否。
人心变幻夫何穷,饥仇饱恩如追风,老子畏避走胡中,刘翁强解事,下视人间世。
薄天帖帖彼为谁,玉龙十二鞭不逝。吁嗟乎,天帝之尊犹尔为,群生闷闷何所之。
【注释】
行路难:诗歌篇名。
有手但荷锄:即使没有手也可以拿锄头耕种。
荷锄无贤愚,饮酒忘是否:拿着锄头的人不论贤能与愚笨,都能把酒喝干;饮酒的人也不管是贤人还是愚人。
人心变幻夫何穷:人的心意变化无常,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少个穷尽。
饥仇饱恩如追风:饿了要报仇,吃饱了要报恩,就像疾驰的风一样迅速。
老子畏避走胡中:老子因害怕而躲避到胡地。
刘翁强解事:刘姓老头倔强地理解着事情。
下视人间世:向下看人间世界。
薄天帖帖彼为谁:薄薄天空像被什么人覆盖着似的。
玉龙十二鞭不逝:天上飞的玉龙十二条,鞭子挥动不停。
吁嗟乎,天帝之尊犹尔为,群生闷闷何所之:唉呀,天帝的地位尊贵,你却这样逃避,世间众生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赏析】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题。此诗以“行路难”三字统摄全篇,抒写世路艰难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诗一开篇即提出疑问:“有手但荷锄,有口但饮酒。荷锄无贤愚,饮酒忘是非。”诗人以问答的形式,抒发自己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虽然拥有劳动的工具,但却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有的人则能够吟诗作赋,享受精神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的无奈。他感叹人们的命运是多么不同,有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有些人却只能默默承受。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心态和行为。他说:“人心变幻夫何穷,饥仇饱恩如追风,老子畏避走胡中,刘翁强解事,下视人间世。”在这里,诗人用“人心变幻”来形容人们的心态,认为人们的心性变化无常,无法捉摸。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有的则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些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不要过于沉迷于过去或未来。
诗人以“薄天帖帖彼为谁,玉龙十二鞭不逝”来结束全诗。这里的“薄天”、“帖帖”都是形容天气阴沉的意思。诗人借用玉龙十二鞭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名利场中的追逐。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又富有内涵,通过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